匆忙下车,背着相机包,抱着三脚架,跌跌撞撞跑到海滩的礁石上,还好礁石周围沙子比较多,把三脚架使劲塞进沙子里,照相机大概选一下景固定好,调整一下焦距和拍摄参数,在半分钟内试了两张,稍微调了调取景,就拍下了第一张,对了,这时根本不需要减光,渔港的剪影还有海面上太阳的反光都清晰可见。再一次认真调了调焦,但是变焦不能调了,不断调整参数,继续拍了11分钟,光圈从f6.3调到了f22,快门速度从1/125 s调到了1/4000s,才把减光罩装上。
因为没有准备时间,不能认真计算路径,日食结束前10分钟,太阳出视野了。但好在数码照相机操作比胶片方便多了,总体还是成功的。
B、拍摄日全食
拍摄日全食难度相对大一些,在食既时要摘下减光罩,生光时又要及时罩上。全食时还要大规模调整曝光参数,以拍摄到日冕。
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
我带了一名学生随国家天文台观测团赴泰国做第一次日全食观测。这次使用的是玻璃干板制作的减光片。
指导学生拍摄串像前期都没有问题,但是最后退胶卷的过程出了岔子,导致胶片漏光,效果差了很多。
2012年11月14日日全食
第一次成功拍摄日全食串像。我带一名学生跟随北京天文馆观测团赴澳大利亚观测。观测地确定在澳大利亚北部旅游热点城市凯恩斯。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度。可是我们提前一天到凯恩斯时,就发现海滩附近已经没有空地方了。而且从云图上看,又是很不乐观。朱馆长决定租车后半夜3点继续北上。
4点20,我们到达了道格拉斯港,通往海滨的道路都设置了警戒带,车辆不能通行,天还很黑,我们跟着导航到了海滩,海滩上人已经很多。天空星光璀璨,有我们熟悉猎户、大犬,还有我们不太熟悉的半人马和南十字,随便拍了几张星空,就要选择拍日食的位置了。金星告诉了我们太阳即将升起的位置,海岸基本上是朝东的,原本想拍一个带棕榈树的地景,但是海滩上人太多了,只能以大海为地景了。为了减少干扰,我们三个人把照相机架成一横排,拍单个像的在边上,拍串像的在中间,大家互相照应。在日食开始时,让前面的人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