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迎狮王
──北京天文同好会观测狮子座流星雨纪实
齐锐
1998年狮子座流星雨期间,北京天文同好会有组织地进行了观测,取得了有价值的数据,并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11月22日国际流星组织目视观测委员会主席给同好会发来贺信,感谢这来自中国的数据记录;会员们拍摄的流星照片在11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中播出。同好会取得的成绩不断地得到专家和社会的肯定。
1998年的狮子座流星雨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心,从专业天文工作者到业余爱好者,乃至普通百姓,都翘首期盼“狮王”的到来。
北京天文同好会积极筹划,准备利用此次机会有组织地进行观测。自去年起大家就反复讨论计划,考虑观测项目、地点、人员安排等。为使观测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根据目前会员情况,大家决定此次观测主要采用目视和摄影方法,即目视记数和绘图相结合,而拍摄则采用大视场摄影、旋转快门摄影和异地同步摄影的方式。
运筹帷幄
我们的准备工作从流星雨到来的半年前就开始了。
曹军等人率先制定了流星雨观测计划,在会员中反复讨论完善;器材上,一方面大家购置广角镜头,一方面同好会的工程师陈永明克服重重困难,研制成功拍摄流星专用的旋转快门和大视场流星摄影云台;而其他几位则埋头进行异地同步拍摄的计算。
十月份开始考察观测地点,总干事王治国开车带领几人来到密云巨各庄,选中了水峪村作为异地观测的南部地点;而寇文等几位骨干则北上,赴密云古北口镇,深入当地老乡家,选中了镇东的一处小山顶。考虑到流星雨极大时在天文台附近观看的群众较多,可能会对我们的观测带来不可预料的影响,因此准备届时离开天文台,在这两处组织异地同步拍摄。
设备、计划、地点、人员都已经安排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北京进入11月份以来连续晴天,气温较高,大家反而担心起来,到中旬可别阴天了。提前两周会员们就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据预报,16号开始有北方冷空气入侵。”一颗颗心都悬了起来。
15号天开始变阴,直到16号下午还没放晴,但气象分析表明马上就有4到5级的北风。考虑到历史上流星雨极大时刻的预报都存在若干小时的误差,同好会决定先由三名会员组成先遣队,前往位于不老屯的北京天文台(以下简称北台)密云站进行观测,17日再组织其他会员分赴水峪和古北口开展异地观测。
狮王初现
16号下午4点多,同好会的于杰鸿、吴志伟和我三人带着设备踏上了北去的火车。晚上8点半,列车到达燕落站,我们登上接站的汽车,开赴北台密云站。一路上虽然北风凛冽,可是天空格外晴朗,头顶的银河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带子,我们的心情激动起来。
一到密云站,才发现今天除了六位先期而至的外国爱好者、以及陪同的天文台两位同志和我们三人以外,竟然没有其他观测流星的人。但据北台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明天会有四五百群众前来观看流星雨,届时将成为人的海洋。我们暗自庆幸来的正是时候!准备明天一早就离开这里,去古北口进行第二天的观测。
大家顾不上休息,一进屋就开始安装调试设备。22点左右来到观测场地,正在这时从东方飞出了一颗群内流星,不紧不慢地向西飞去,足足划过半个天空,“狮王初现!”一阵欢呼之后,大家精神倍增。23点半我们拉好电线,摆好七架照相机,并安装了旋转快门,开始拍摄。
正象去年观测到的那样,今年狮子座流星中明亮的火流星所占的比例很大。观察表明目视极限星等为6等,我们决定只记录0等亮度以上的流星。截止到17日凌晨2点我们共看到52颗火流星。在我们的欢呼声中,六位来自荷兰、英国和德国的爱好者也来到观测场地,开始观测,当他们听说两个多小时中已经出现50多颗火流星,也十分振奋。
灿烂星雨
从这时起,观测广场上就不停地响起中外爱好者的齐声欢呼,天空中那一颗接着一颗出现的明亮的流星令大家激动、跳跃,“91、92”,流星的数量稳步增长。而我们则密切配合,力求不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杰鸿负责广角大视场摄影,我用标准镜头加旋转快门摄影并负责录音记录,吴志伟则记数流星并随时拍摄火流星的余迹。

1998年11月17日晨
在密云不老屯观测狮子座流星雨的中外爱好者
头顶、天边不时有流星飞过,就连西沉的天鹅座附近都有流星出现;2:10划过北天的流星是双轨迹的;3:30东方地平线上空出现了一颗象满月一样亮的火流星,-15等左右亮度,绿色的流星周围散出红色的火焰,如同节日的礼花一般,摄人魂魄;3:38分在头顶出现的一颗火流星留下的余迹竟然长达10分钟可见,久久不散,在双筒镜中看那红色的余迹就象一颗世纪彗星,有着长长的彗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空中不断变幻着姿势。许多次我低头作记录时,发现纸竟然被火流星照亮了,有的火流星象闪电一样,亮得足以照亮地面,把人的影子映出来。我们已经“听”到了“狮王”的吼声。


到凌晨4点我们就已经数了236颗火流星,5点时是449颗。我们一边数,一边猜测着天亮之前是否能达到600颗,结果越接近天亮,火流星越多,有时一秒钟之内就出现几颗火流星。6点时突破636颗,直逼700,7点钟日出时分中外爱好者合影时,天空中仍象天女散花似的不住地出现流星,就连东方日出天空处也不例外。从头顶的辐射点每秒都有流星洒下,如同灿烂的星雨,我们不得不停止记数了。

在17日凌晨的观测中,每小时亮于0等流星数总结如下:1:00-2:00有33颗,2:00-3:00有66颗,3:00-4:00有120颗,4:00-5:00有213颗,5:00-6:00有185颗。
一夜未眠,大家仍然兴致高昂,只是发觉嗓子已经喊哑了。
全体出动
17日中午1点,我们三人带着兴奋赶到了古北口,在老乡家休息。按照计划,不久同好会古北口观测分队的其他人──寇文、张京辉、崔长江等五人乘火车也到了。当得知我们观测到的奇观后,他们一方面感叹不已,一方面开始怀疑今年狮子座流星雨极大的时间可能提前了,担心今天晚上也许不如前一天的壮观。但异地同步拍摄仍然要按计划实施。
与此同时,赴巨各庄的观测小分队也从北京出发了,他们是王治国、陈永明、尹相东、高飞、李国良等和来自清华大学的几位爱好者。

下午6点我们来到了预先选定的古北口镇东的小山顶,刮了一天的风似乎停了,望着漆黑的天空,繁星点点,能见度比昨天还好,估计有6.5等左右。大家支好帐篷,接好电源,23点半异地同步拍摄正式开始了。
每地四台、两地共八台相机带着旋转快门,按预先计算的方向指向天空,静静地等候着流星的出现。计划每隔10分钟拍一张,寇文和我负责按时过卷,张京辉和崔长江记录拍摄天区出现的流星,吴志伟绘制流星经天图。按计划,远在40多公里以外巨各庄的老陈、尹相东和高飞也在分工负责各自的设备和守望着天区。王治国操作电动赤道仪进行跟踪拍摄,于杰鸿负责四台20毫米广角镜头组成的大视场流星摄影。两处都分别用摄像机拍摄,记录下观测的全过程。
此时,两地的会员们之间虽然不能交谈,但是心情是一样的,都严格履行着自己的任务,有条不紊的实施着计划。每当我按时过胶卷时,就想此刻巨各庄的老陈和尹相东也一定在作着同样的动作,那种无言的默契的确令人感动。

18日凌晨1点前后有一些比较明亮的流星,可是2点到4点之间反而很稀少。时间一过4点,流星数量又显著增加,还出现了几颗让人激动火流星。大家发现了狮子座流星出现的一条规律,就是当有一颗流星划过天空时,很快就会有另一颗在附近的天区出现,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样,这个规律屡试不爽。仰望流星,我们几乎忘却了冬夜的寒冷,截止6点钟天亮前,我们共看到300多颗流星。虽不及昨夜多,可也不虚此行。
清晨收拾时,我们发现设备竟然都结上了白色的霜花。
相约99
经过连续72小时的奋战,我们北京天文同好会终于胜利完成了此次狮子座流星雨的观测。在流星目视记数、大视场拍摄、旋转快门的测速拍摄、跟踪拍摄、异地同步拍摄和流星摄像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经验与教训同在,而那灿烂的流星雨之夜对我们将是终生难忘,大家约定,明年的狮子座流星雨再来一睹雄姿。
流星照片
拍摄者:齐锐,吴志伟,尹相东,于杰鸿






















观测数据
时间:1998年11月16-17日(北京时间)
观测者:北京天文同好会 齐锐、于杰鸿、吴志伟
地点:北京天文台密云观测站(密云不老屯)
极限星等:6等 --------------------------------------------------------------------------------
北京时间 世界时(11,16) 时间间隔 亮于0等的群内流星
23:30-1:10 15:30-17:10 100’ 19
1:10-2:00 17:10-18:00 50’ 33
2:00-2:30 18:00-18:30 30’ 21
2:30-3:00 18:30-19:00 30’ 45
3:00-3:30 19:00-19:30 30’ 54
3:30-4:00 19:30-20:00 30’ 66
4:00-4:30 20:00-20:30 30’ 102
4:30-5:00 20:30-21:00 30’ 111
5:00-5:30 21:00-21:30 30’ 91
5:30-6:00 21:30-22:00 30’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