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清东陵(陨石)考察记 2008年4月12日天降陨石于河北遵化清东陵地区王家,砸穿屋顶,落于炕上。老赵曾购得样品少许,切片拍照。转眼两年有半,这颗陨石的研究再无下文。 话说老赵这天闲来无事,想起陨石落户的人家还保留着屋顶的大洞,屋里的镜子上还有陨石划过的痕迹,如果仔细测量一下,也许还能再发现蛛丝马迹,顺藤摸瓜,闹不好把陨石的来历摸清也未可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要是补好了房顶,换掉了镜子,那么陨石掉落的原始现场也将永远消失,那将是一个多么大的遗憾。想到这里竟然心急如焚,夜不能寐。 说干就干,马上找来几位伪专家,先在花花酒家的饭桌上烟酒了一个方案,准备依照落点和洞口确定陨石飞来的方向。等到周末,一大早带上测量的家伙直奔东陵。 到了金海湖,层林尽染,美景如画。 
 进入河北地界,乡亲们在赶集,好不热闹。 
 到了东陵,进村后摸不着门了。 
 下车问问,要说他们家那是相当的有名。 
 就是这条街 
 来到王月华家。在门口就可以看到苫着的屋顶,实际上陨石砸出的洞口在后面。 
 到后院查看一番。 
 主人非常热情,又为我们讲述了一遍当时的情景。据老王介绍,陨石飞过来时好多人都听到了声音,而且看到“像直升飞机一样”摇摇晃晃地砸了下来。 
 来到屋内,东墙的镜子上留有刮蹭的痕迹。 
 有一块石头砸漏了沙发的右下角,最大的一块则落在了南边的炕上,幸好当时屋内没人。 
 
 实际情况与路上设想的大相径庭。陨石是从南方飞来,砸到屋顶的北坡,而最终掉落在南窗前的炕上。这说明陨石在砸穿屋顶后方向完全改变,所以依靠掉落位置推断的轨迹或镜上刻痕的方向已和陨石实际飞来的方向没有直接的关系。 屋内顶棚破洞处用纸糊上了,老王热心地在屋里架好了梯子,把纸揭开。 
 露出了屋顶的洞口 
 颤颤悠悠爬上去摸索一番。 
 主人给我和老赵普及了一下中国传统房屋的知识,什么是檩条,哪个是椽子。我原先还以为大梁就是屋脊下面横着的最高的那根木头,却原来是在垂直的方向上。 
 贯穿的洞里,在侧面可以看到粗大的檩 ,边上的椽子被砸断了。实际上陨石在砸碎屋瓦后会经过一层秸秆,以及灰泥层,又撞断了椽子后速度已经减慢很多,所以在檩上并没有碰撞的印记。在此期间,陨石被反弹到屋里,所以已经无法恢复其原来的运动方向。 
 在碎渣里又找到了几块陨石。 
 原来的设想已不再成立,测量也没有意义了,三人就此告辞。 女主人说,陨石就从这根电线上头飞过,从屋顶的倾斜程度看,基本上还是来自黄道面附近。 
 从老王家出来,吃过午饭,就近到清东陵转转。 第一站是双妃园寝,未开放。屋顶的颜色显示出墓主身份的高低。 
 只拉车不看道 
 瞧,地上捡的大清朝的产品目录,都是你喜欢的测绘仪器! 
 来到康熙的景陵。武官孤零零地站着 
 文官倒有个伴 
 这些词儿都怎么想出来的,真有文化。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大林和小林》,里面有个王子,他叫。。。。叫“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后来国王老了就叫三个儿子去冒险后来三个儿子都回来了后来国王很高兴后来这个故事就完了(喘口气)王子”。 
 有趣的是赑屃脚边的东西——都是水产: 
 青壳蟹 
 鲤鱼? 
 我朝以前也富过。 
 出来时已经开张了 
 旁边拴着一头骆驼,光注意它的歪嘴了,没有全面观察,太缺乏学术精神,暂且按下不表。 
 天已入秋,又到了下午,陵区里没什么游人,正是游览的好时候。 
 皇后驾到,举行祭祖仪式。 
 仪仗很庄严。 
 老实说这些演员还过得去。以前在地坛公园碰到过一队人马护着山寨皇上出巡,那叫一个土。 
 来到乾隆的陵墓,果然气派。进入地宫,实在是太精美了。 
 
 真有钱,栅栏门都是石头雕的。 
 这么长的排水口 
 里面还有配重呢 
 阴阳门啊 
 转道慈禧陵。中学时看电影《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一开始的情节印象很深:年轻的慈禧对一个老石匠说,我以后要让凤在上龙在下,老石匠得知她姓叶赫那拉,心想大清国到了这丫头手上要玩儿完啊,惊得凿子把手划破了。所以先找到龙在下,凤在上的石刻。 
 汉白玉栏杆上也是这么表现的 
 不过进去转了一圈后发现,和乾隆爷的比起来,实在是太寒酸了。 天色渐晚,沿着神路往回走。 呦,谁掉了一块手表在路上? 
 还能当枪使呢 
 太阳落山前,跟将军合个影。 
 开车从石像生边经过。刚过骆驼,老赵似有所发现,急刹车,后退,仔细观瞧。又下车探寻一番。嗖嘀斯内。 
 路的尽头是平地而起孤零零的一座山。 
 
 
 回到金海湖边,品尝大鱼一条后,结束一天的考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