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狮子座流星雨西北观测记
曹军
2009年狮子座流星雨可能出现爆发。因为在预报的极大时间,北京已是黎明,故天文馆组织了赴甘肃的观测队,同好会也有多人参加。临行前几天,大雪袭击北方,北京市内降雪都有10多厘米,石家庄更是达到半米。外省也传来高速封路的消息,使得行程充满变数。
11月14日晚在北京西站集合,准备乘坐6点半的火车。刚到车站,就得知列车晚点的消息,到底晚了多久,也不清楚,只是“列车正在联系中”。

一干人等来到站内餐厅,先热热火火吃一顿,(然后准备回家)。席间杯觥交错,好不热闹。

面来了!

按照老何的话说,“冲这气氛,吃完了解散也值了”
吃到中途起身时,感觉脚下绊蒜,低头一看,可了不得,厚厚的鞋底竟然断裂开来。话说这鞋还是观看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前买的,这多年来每年用不了几次。本想再派一次用场,谁知晚节不保,在这个节骨眼上掉链子。得亏时间充裕,赶忙让家人送一双鞋过来,虽是夏天穿的单鞋,先将就一下吧。开口鞋也带着,要是实在不行就用胶带绑着吧。
11点半,晚点5小时后,终于发车了。本次列车按照原来的时刻将在16日夜间1点半到达瓜州的柳园站,这么一晚,到达时间就改到了清晨,反倒成全了我们。
15号一天都在火车上度过。王炎又祭出了闹钟高度计,要与GPS一分高下。最后发现这个高度计自带限高功能,过了海拔500米就不动了。

车上有了老吴就很热闹,

慷慨陈词,壮怀激烈。

沿途一直是阴天,和连绵的雪景。

路上联系,得知敦煌正在下大雪。

15日下午到达天水。去年看日食开车没能走到这里,此次终于来到,留个影。

车站上还有女娲伏羲的塑像


夜里扒开窗帘往外一看,好大的雪啊。
16日早天还没亮到了玉门,只听见列车员大喊:车门被冻住了,打不开,要下车的赶快到另一个门!接下来就是一串匆忙的脚步声。8点,到达柳园站。也许因为海拔高的缘故,扛着行李上天桥颇觉吃力。晨曦初现,微风清冽,并不是特别寒冷。柳园比原来想象的大多了。来接站的车已经在等我们。

时隔一年,又见戈壁景色。
从柳园沿215省道向南去敦煌。路况还不错,路面没有结冰。

敦煌雨雪都很少,据说去年冬天就一场雪都没下。想到去年来敦煌就赶上大雨,今年到敦煌又带来大雪,看来我们和这里还是有缘份的。

太阳出来了,是个好天。

路上挺顺利,一直在看边上有没有钉掌补鞋的。快进敦煌市区时,天又转阴了。因修路,堵了一会儿。然后一直向南开往鸣沙山。

当地科协安排的敦煌山庄,条件很好,现在是旅游淡季,住宿客人不多。


安顿下来后,大队人马坐3路小公共来到市区,又见到熟悉的仙女。

旁边就是“沙洲市场”,现在是有点饥寒交迫,品尝一下当地的名吃:驴肉黄面。

吃完饭赶快到旁边的小店里买了一双骆驼鞋。那双趿拉板正式下岗了。

回到宾馆歇了一会,天已经放晴。日头偏西,到鸣沙山一游。在冬季没什么人来游玩,景点门票应该半价。不过看到下雪,公园又把门票涨回去了。
洁白漂亮的大沙堆,应是难得一见的。

出来的有些晚,太阳已经快落下去了。

呼哧带喘地爬上了沙山,


看一眼冰冻的月牙泉。

来到泉边,冷啊

名不虚传

从鸣沙山出来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回到宾馆,准备晚上的观测。楼顶餐厅外的平台视野很好,除了北面,没什么遮挡。看看门匾上写的什么:摘星阁!

不过等到夜幕降临发现,这里四周的灯光还是比较亮,从观测的角度讲,有些遗憾。但是在零下十四五度的夜晚,到黑暗的野外去,是更加不靠谱的。
天气非常理想,银河很亮。王炎带了个自制的电子温度计,夜间显示在-14度左右。但因为没有风,所以并未感觉特别寒冷。
第一天夜里主要是试验在低温下火流星监测的设备会不会出问题。宣传车的小伙子帮着把机器架好,到早晨看结果就行了。
其实对于流星观测本身,我的兴趣并不大。这是因为以前眼神不济,耳朵却还好使,一晚上净听别人嚷嚷:一颗一颗又一颗……可自己总瞧不见,饱受摧残,把自尊伤了,到现在还没缓过来。这次我只计划拍些固定照,特别是周日运动。临行前借来徐老师的鱼眼头带个三脚架,把快门线调好,就齐活了。

实践证明,电子快门线是很可靠的。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中,电池支持一晚上没问题。这种快门线同好会通过老于已经订了不少,从最初的250元一直买到现在的160元。
这里的日落和日出都比北京晚近一个半小时。早上7点多天才亮。金星露了出来。

晚上睡了3个小时,还是有些疲劳的。17日白天,前往玉门关游览。

汽车在飞奔,看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心中十分痛快。
孤零零的玉门关

关内一条大狗,看到王炎来到,载欣载奔,一口衔住衣角,一见如故啊。

你去找那个人。。。

引来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

这么老大不乐意的,不跟你玩了

玉门关边的盐碱滩,真可谓天粘衰草。

从玉门关再走1个小时,就是号称魔鬼城的雅丹地质公园。

又见到了马鬃山那种泛绿的山头
来到地质公园后,已是中午。天气寒冷加上一路颠簸,人人饥肠辘辘。来了(两)碗热汤面,身上暖和了许多。

乘坐旅游车进入公园。先拜一下金狮,看今晚是否会吼一嗓子。

雅丹正在慢慢消失,这是人力所无法阻挡的。其实似乎也无需过度在意,该消失的总要消失,而要不是这些永远在进行着的变化,人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孔雀迎宾。

风化的痕迹

刚才被狗吓了一下,走不动了。

像个大棺材。

据说某领导取名曰西海舰队。游玩结束后参观地质博物馆,发现原来的名字叫沙海沉船,这个舰队多不吉利。

回来的路上又参观了汉长城遗址

烽火台

我站在长城之上

白雪覆盖的沙丘更为漂亮

自动气象站

某墩

回到城里,人困马乏。赶快找到一家川菜馆,吃个盆干碗净。
晚上,天空一如既往地晴朗。把摄像头装好,因为是广角镜头,近处灯光会形成鬼影,所以指向角度较高,特别是东边地平附近并未覆盖。

今晚准备拍一个从南方地平直到北极星的长时间的周日。但是宾馆的建筑不是正南正北的,所以取景总是不理想。因为是用RAW格式,所以中间要换一次卡。3点多上楼顶平台,一直在观测的老于和寇文说辐射点升起前有一颗很长的大流星划过。后来检查照片,正好捕捉到了它的身影。

摄像则更富动感。
早晨7时,再次来到楼顶。又看到5颗流星。

上午检查了一遍晚上拍摄的视频,刨去重复的,有300多颗,而且集中在5点之后,可见预报是很准确的。美中不足是覆盖的天区不是特别大。
18号晚上聚餐。桌上论资排辈,分出了三老四少。
晚上除了继续拍摄视频外,用8毫米的头拍周日。王炎则用星野赤道仪拍些深空天体。
早上起来成了这个样子:

19日,在敦煌的最后一天。天空仍是那样晴朗,感觉我们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白天无事,和小胡与老李一同前往莫高窟。虽然去年都曾经参观过,但当时天气炎热,游人如织,看的比较匆忙。特别是现在实行淡季门票,只有半价,所以我们一致决定前去抄底。
从山庄出来,就一趟公共汽车:3路。上车后问司机如何到莫高窟,他就特地绕了点道把我们送到专线车站。敦煌人民真是好啊!坐上专线车,大约40分钟到达。出了市区后,路边的景色非常漂亮。一边和边上的一位当地乘客聊天,一边取出相机拍照。

到了莫高窟停车场,现在是空空如也。

这趟班车下午一点半返回,司机留下了小胡的手机号,准备到时联络。

没有几个游人,令人感觉十分惬意。

牌楼的另一面写着三危揽胜,上次来没闹明白它的含义,原来是因为对面的山脉而来。

仙女。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和当地人提起仙女时,他们总是很自然地纠正道:飞天。

再往里走,我忽然发现相机皮套不见了,想来想去,一定是路上拍照时不小心落车上了。没想到,不一会儿,司机就给小胡发来短信,说是皮套在车上,约好回程时取。这下我对敦煌的印象实在是太好了。
莫高窟现在是十分清静的。讲解员就带着我们和另外3名游客。这次还是一共10个窟,不过有几个是去年没有的,包括第329窟,里面的壁画夜半逾城,就是印在门票上的图案。

还有328窟,去年也看过,但这次给我的印象很深。
讲解的女孩说,她们也会经常考试。要是某专家考证出一种新说法,而她们在答辩中没有及时更改讲解词的话,专家就会火冒三丈。我们纷纷表示理解:人家一辈子就研究出那么一句话,您再不给说,那不活活憋屈死谁啊。
参观了大约2个小时,讲解得很详细,我听得也非常认真;虽说现在大部分已经忘记了,但当时的感觉是非常好的。

回到市内,在一个小馆一人吃了碗牛肉面。在敦煌的游览就结束了。

5点多一起去车站。去年来时车站南广场就在建,现在好像还没完工。反弹琵琶,让人记起丝路花雨。

新大老和三老

左边是三危山,右边是鸣沙山。

10点到达玉门镇。这里的雪似乎比敦煌的大。

经过一宿,早晨9点多到达兰州。
要转下午2点的火车,还有几个小时。众人把包寄存,然后去游览。我一下车就感觉到一阵寒意,阴冷阴冷的,比敦煌可难过多了。心想还是找个暖和的地方歇歇吧。看地图,在西站附近有省博物馆,坐公交车就能到。等了一会儿,车来了,1元车票,走了40分钟。车上没有报站,司机本地口音又很重,让我这种外地人感到很不方便。
到了博物馆,居然是免费的,凭身份证领票。进去把摄影包存上,一身轻松。

博物馆就是好,我转了一个小时以后,身上终于暖和过来了!
主要的展览是丝绸之路。我想看的就是这个:


后面是铜车马仪仗

还有古生物和化石展,包括一些马鬃山的化石。73年出土的黄河古象,象牙有三米长。

从博物馆出来,街对面有个面馆。来两碗兰州拉面,吃的很舒服。
1点半回到火车站集合,他们去黄河铁桥玩的也是不亦乐乎。

一个个如有神助


手脚灵活

再考察一下山寨文革画

下午登上兰州至回京的列车,发车时又有些晚点。一路上都是积雪覆盖。

旁边的公路应该就是312,有一段火车走了很久,路上一直是堵在那里的大货车。

21日早晨,到达石家庄附近,看到了路边被压塌的加油站。

一周过去了,积雪还没有融化。

可是过了石家庄不久,竟变成了这般模样。

11点到达北京西站。
[照片由众人拍摄]
|